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伍子胥怎么建造姑苏城_伍子胥造苏州城

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 1、伍子胥修建阖闾大城 2、文武全才的伍子胥─读史之十一篇...

本文目录一览:

伍子胥修建阖闾大城

阖闾登上吴王宝座后,任用贤才,对百姓施恩惠,以“仁义”闻名于各诸侯国。伍子胥便是招来的贤才。阖闾对伍子胥非常尊重,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都与他商量。有一天,阖闾问伍子胥:“寡人想让吴国强盛起来,向中原各诸侯国争个高下,尽快成为一代霸主,先生你能否给我谋划谋划?”伍子胥感到肩上像是一下子压了副千斤重担,同时,又因深切地感受到吴王的信任而大为感动,连忙双膝跪地,流下两行感激的泪水,诚惶诚恐地说道:“我是个从楚国亡命过来的人,我的父兄都被楚王杀了,我连父兄的尸骨都无法殓葬,幸亏大王您收留我,我这辈子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大王的恩情,如果需要我冲锋陷阵,我甘愿将一腔热血洒在疆场,但要我参与如此重大的政事,我怕自己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耽误了大王的事业”。阖闾说:“先生不必谦虚,寡人我充分相信你,你有什么主张,但说无妨”。伍子胥问:“大王您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阖闾说:“我国在东南一隅,离中原很僻远,又有江海之害,从军事角度看,疆土缺少可供守御的堡垒,先生你有什么办法让寡人不担忧呢?”伍子胥思考了很长时间,说道:“凡想安居治民,兴霸成王,必先城廓,筑立仓库,治兵库,这是根本之策”,阖闾高兴地说:“好!寡人采纳你的建议,先生,你抓紧为寡人筑城吧,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

于是在伍子胥主持下,一座周围47里,有8座陆门,8座水门的姑苏大城就屹立在了太湖之滨。

关于阖闾大城的8座城门,《吴郡图经续记》一一作考证:

姑苏大城的8座陆门,南面的叫“蓝门”,门上镌刻着一条蟠龙。也有人说,这里水陆相半,治泗屈曲,这座城门是根据这一特点命名的;“蛇门”,位置与地支的第六位已位相符,故取此名,又因为越国在已地,所以蛇门上专门刻了一条木蛇,蛇头向里,表示越国对吴国的臣服。西面的叫“阊门”,象征开阊阖之天风;“胥门”,伍子胥的寓所在附近,百姓就这么叫它了。又有一说,是因为吴王夫差兴兵伐齐,率领伐齐大军的将领名叫胥门巢,这座城门便函以这位大将的姓名命名了。东面的叫“娄门”,秦代苏州东边称“醪县”,汉代称“娄县”,“娄”字就给借用做了城门名;“封门”,取封山以为名,封山故属吴郡,今在吴兴。又:吴语“封”“葑”同音。葑,交白的报部。这一带的土壤适宜种交白,这座城门便以“葑”为名了;“将门”,吴王命干将在这儿铸剑的缘故,“将门”渐渐淡化读成了“匠”名,最后讹为“相门”。北面的叫“齐门”,齐景公将女儿嫁给了吴国一个公子,齐国在北方,齐公主经常登上这座城门眺望家乡,所以有了这个名称;“筮门”,吴国一位大夫巫咸葬在附近的缘故。胥门为春秋时建城所开城门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胥门,在城外接官厅附近,万年桥堍转弯即是,与《盛世滋生图》所画胥门完全一致。现保留一段城墙迤逦而直通盘门。有些史料的说法与《吴郡图经续记》不同,认为胥门因姑胥山而得名,又有一说是伍子胥死后悬头于城看越兵进城处。目前保留的老胥门结构完整,其年代可能是张士诚所修筑。两边城墙现存40米,高4.65米,整个拱圈长7.6米,内宽3.3米,东西向,中间有闸门。城楼高7.2米,城门正面向东,上有细砖砌壁,壁面刻灵芝、如意、方胜、八卦、太平线,比较古朴,胥门的水门在宋代被封闭,称之为姑苏台,宋平江图上有注录。

据《百城烟水》,阖闾大城的8座城门,都是伍子胥命名的。我们分析,当年伍子胥命名“胥门”,并非替自己树碑立传,应是此门通往姑胥山的缘故。姑胥山下有百花洲,山上有姑苏台,吴王休闲的好去处。“胥门”的全称,其实应是“姑胥门”,后人以省称代全称,主要是出于对伍子胥的同情与缅怀。

伍子胥是有大功于吴国的,他的功绩不光修筑了阖闾大城,还替吴国开凿了胥江、邗江、黄沟等好几条水道,这些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替吴国训练了水军,世界上最早的舰队诞生在了伍子胥的太湖水寨中。伍子胥还为吴国引荐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伍子胥本人也是杰出的统帅,由他指挥的吴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样一个功臣,却在老吴阖闾死后,不见容于新吴王夫差,最后落了个“赐死”的下场。 还有个神话传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即今之苏州城.伍子胥选的城址是龙穴宝地,造城惊动了龙王,一条孽龙腾空而起,兴风作浪,伍子胥与之搏斗,除掉了孽龙,才造成了苏州城. 提起苏州这座古城,还有一段伍子胥造成的故事. 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因为他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一心要为父兄报仇,便投奔吴国.当时,吴王阖闾为了与楚国争霸,广招人才,任用贤能。他看到伍子胥是个能文善武、有勇有谋的人,便以礼相待,加以重用,和他一起共谋国政。 有一次,阖闾召见伍子胥,向他请教富国强兵之策。 伍子胥想了一下,说:“蒙大王器重,恕我直言。吴国地处东面,三面受敌,又有江海之患,一旦强敌入侵,于吴国十分不利。” “那怎么做才好呢?”阖闾焦急地问。 伍子胥说“我们梅里,城池过小,周围仅三百零三步。强敌一旦入侵,岂能抵御?只有兴建一座大城,驻兵屯粮,方能永葆千秋大业!” 阖闾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便命伍子皮胥监造这座大城。 那时候,要造一座大城可不容易啊!伍子胥请来了不少识天文地理的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看好了风水,用了三年时间,才圈了四十多里地,又召募了成千上万民工,选定了吉日。 一切准备停当,刚刚破土动工,老天便刮起狂风,下起暴雨。一连几天,天昏地暗,水流如注,满地都是积水。 这天,伍子胥正在发愁,忽见造城的监官,浑身象个落汤鸡,跑来报告:“禀报大人,大事不好,有八个地方的城基,被水冲开了口子;城里的古井,也日夜不停地冒水,民工和百姓都忙着逃命啦!” 伍子胥跑出来一看,只见天空乌云翻滚,一条孽龙在云中忽隐忽现,嘴里不停地喷水。原来,伍子胥建造的苏州城,挑选的是一块龙穴宝地,刚破土动工就惊动了海龙王。他派出了一条孽龙来兴风作浪,要叫这座城造不起来。伍子胥双目怒张,须发竖起,抽出身上的宝剑,震天动地大喝一声:“老子从来不信邪!”和孽龙展开了一场恶斗。他凭着一身好本领,终于刺中了孽龙的眼睛。孽龙翻滚了几下,从天上掉到地上,昏死了过去。伍子胥怕它醒来还要作孽,就随手把它斩成几段,从此,这条孽龙就卧在城中再也爬不起来了。 伍子胥斩了孽龙后,又命民工造了八个陆城门,“象天之八风”,八个水城门,“象地之八卦”。城外有护城河,内有护城壕;城墙是用泥夯实的,坚固无比。伍子胥还命人在西城门外挖了一条大河,直通太湖;还开凿了运粮的“百尺渎”,通向长江。从此,这块龙穴宝地被镇住了,苏州再也没有水患了。 这座城到底有多大呢?据说:周围有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又二尺,城外廓有六十八里六十步,在长江流域当时是数一数二的。阖闾心中十分高兴,给它取名为“阖闾大城”。 从此以后,吴国逐渐强大起来。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夫差是个昏君,他任用*臣,沉溺酒色,伍子胥几次进谏,他都不听。有一次夫差和西施正在玩乐,白发苍苍的伍子胥又来劝谏,夫差恼羞成怒,丢给他一把“属镂剑”,逼他自尽。伍子胥气得浑身颤抖,悲愤地说“我死后,把我的头颅挂在城门口,我要亲眼看看越军是怎样打进城来的,否则,我死也不瞑目!” 据说,伍子胥自刎后,他的头颅就悬挂在西面的城门上。不久,越王勾践果然率大军兵临城下。伍子胥的头颅,突然胀得象车轮大,两眼发出刺人的光芒,须发怒张,威风凛凛,吓得越军不敢前进。越军只好改道从东门(现在的葑门)进城。后人为了纪念伍子胥,便把悬挂过他人头的城门叫胥门;胥门外通向太湖的一条大河叫胥江,入湖口叫胥口;还在太湖边上造了一座胥王庙,封他为镇压湖的湖神。

文武全才的伍子胥─读史之十一篇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

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主要成就

修筑姑苏

吴国最初的封地在今江苏省北部地区,到了春秋时代,都城南迁至长江北岸。春秋后期,吴国与上游的楚国频频爆发战事,都城深受威胁,被迫再次南迁。吴王阖闾所看中的地段,是长江以南、太湖东面的姑苏地区。

伍子胥从无锡的阖闾古城率领人马,不辞辛劳来到吴中之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条件,将城址选在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西面有湖泊、丘陵为屏障,不利于楚国进军,且能为筑城提供大量石料;而东面平原沃野、鱼米之乡,正是绝佳的大后方。

伍子胥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姑苏古城。伍子胥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胥溪”、“胥浦”的开掘和疏通,既避免了吴中地区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新都包括大小两城。“阖闾大城”周长近20公里,地点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卫城的“阖闾小城”,周长也有近4公里,在太湖北岸,今江苏省无锡、常州两市交界处。

水利建设

伍子胥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胥江的出现,既避免了吴地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对当地百姓的生计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而胥江通航在当时意义重大,吴国的舟师可直接出现在安徽芜湖市附近的大江之中。据说当年吴国六万水军,由太湖出发沿着胥溪悄悄西进,突然出现在巢湖楚军面前,结果五战五捷,攻破楚都郢。

军事成就

吴王阖闾在夺取政权之后,也有向外扩张、与他国争霸的野心。伍子胥利用吴王的这一野心,一步一步地把阖闾引向富国强兵、扩军备战,寻机向外扩张的道路。孙武事吴之后,伍子胥与孙武一起,整顿吴国的军备,招兵买马,日夜操练,使吴国逐步强盛。

为了削弱楚国的力量,吴王采纳伍子胥和孙武的意见,把吴军一分为三,轮番袭扰楚国。经过几年的袭扰,楚国国力渐衰。吴楚决战的时机日渐成熟。吴国人先是攻占了原属于楚国的舒城,然后西出大别山,直逼汉水。经过呆楚柏举之战,吴国人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

历史评价伍奢:员为人刚戾忍卼,能成大事。

费无极: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伯嚭: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

庄子:伍员、苌弘知事君尽忠,而不知逆君之致祸。

屈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陈轸: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已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

范雎:使臣得尽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之说行也,臣又何忧?

司马迁: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韩婴:伍子胥前功多,后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阖闾,后遇夫差也。

桓宽:缟素不能自分于缁墨,贤圣不能自理于乱世。是以箕子执囚,比干被刑。伍员相阖闾以霸,夫差不道,流而杀之。乐毅信功于燕昭,而见疑于惠王。人臣尽节以徇名,遭世主之不用。

刘向:①楚不用伍子胥而破,吴阖庐用之而霸,夫差非徒不用子胥也又杀之,而国卒以亡。②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

桓谭:忠臣高节,时有龙逢、比干、伍员、晁错之变;比类众多,不可尽记,则事曷可为邪?庸易知邪?虽然,察前世已然之效,可以观览,亦可以为戒。

诸葛亮: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

司马贞: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嗟彼伍氏,被兹凶慝!员独忍诟,志复冤毒。霸吴起师,伐楚逐北。鞭尸雪耻,抉眼弃德。

徐凝:千载空祠云海头,夫差亡国已千秋。 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李廌:烈士可庙食,么麽可悲夫。誓心报荆郢,忍耻适江吴。功成期牖下,旋闻赐属镂。楚邦乃怨耦,宿愤向已摅。涛江厌波神,魂魄游故都。存亡两陈迹,无用愧包胥。

范仲淹: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王安石:子胥出死亡捕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吴,折不测之楚,仇执耻血,名震天下,岂不壮哉!

司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苏轼:父不受诛,子复仇,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

王令:西风骚客倦游吴,吊古心怀此暂舒。鬼籾久应除佞嚭,民思今果庙神胥。虽然邪正皆归死,奈有忠谗各异书。回首旧江江水在,怒涛犹是不平初。

杨备:出境鞭尸报父雠,吴兵勇锐越兵忧。忠魂怨气江云在,日见炉香烟上浮。

李贽:伍子胥绝孝纯忠,惊天震地,楚之烈也。

王若虚:勇而无礼,为而不顾,既自贼其君,又贼人之君,员真小人也哉!

陈志岁:知否申胥本楚人,引吴攻楚为私因。可怜祖国好儿女,半作伍家偿命身。

邵宝:伍子胥孝知有亲而不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

梁启超:伍子胥智勇深沉,真一世之雄也。

附传说故事:

一夜白头

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伍子胥二人碾转到了离昭关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从这里出了昭关,便是大河,径直通吴国的水路了。然而,此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很难过关。

扁鹊的弟子东皋公(扁鹊出生在公元前407年,这里说是扁鹊的弟子,传说的真假有待稽考)就住在山中,他从悬赏令上的图例中认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与遭遇,决定帮助他。

东皋公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们筹划了可行的计策,只是要等一个人来才行。”伍子胥犹豫不决,晚上,寝不能寐:他想告别皋公而去,又担心过不了关,反而惹祸;若是不走,不知还要等多久?如此翻来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卧而复起,绕屋而转,不觉捱到天亮。

东皋公一见他,大惊道“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镜子,果然全白了头,不由暗暗叫苦。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计策成了!几日前,我已派人请我的朋友皇甫讷来,他跟你长得像,我想让他与你换位,以蒙混过关。你今天头发白了,不用化妆,别人也认不出你来,就更容易过关了”。

当天,皇甫讷如期到达。皋公把皇甫讷扮成伍子胥模样,而伍子胥和公子胜装扮成仆人,四人一路前往昭关。守关吏远远看见皇甫讷,以为是伍子胥来了,传令所有官兵全力缉拿之。伍子胥二人趁乱过了昭关,待官兵最后追拿到皇甫讷时,才发现抓错了。但是,官兵都认识皇甫讷,东皋公又与守关长官远越要好,于是,此事安然过去。

七星龙渊

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千金报恩

伍子胥在逃离楚国途中,有一次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端午起源

由于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如划龙舟与食粽子。

也因为其忠心为国,却惨遭赐死且沉尸水底,后人将他尊为海神“水仙王”之一。王充《论衡》也说:“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伍子胥为古城苏州做出过哪些功绩?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而当时的楚国和吴国,可谓是水火不容。为啥?为了地盘呗。这两家地盘紧挨着,就跟画了三八线一样,谁敢越雷池一步,谁就要挨揍。

按道理来说伍子胥应该帮着母国楚国,胖揍吴国才对。可事实却正好相反,伍子胥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帮着吴国胖揍了楚国,而且还把楚国摁在地上摩擦,甚至将楚平王的尸体拿出来用鞭子抽,一直抽了300下才算解气。

原来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被楚平王给杀掉的。而且伍子胥渡江逃跑的晚上一夜白头,也是楚平王给害的,所以伍子胥和楚平王之间有血海深仇。

那么是谁帮他报了仇呢?很显然,这个人便是吴王阖闾。伍子胥帮阖闾用鱼藏剑夺取了吴王僚的王位,阖闾便开始重用伍子胥。

作为身负国仇家恨的人,伍子胥开始各种把阖闾往侵略楚国的方向指引。 为了灭亡楚国,伍子胥一点也不含糊,不仅为阖闾请来了孙武,而且还给阖闾挑了一块风水宝地做都城,这便是后来的古苏州城。

一、伍子胥将吴国新都城建在了姑苏。

吴国的地理位置本来就在苏南和浙北这一片,这一片里有一个太湖,是非常扎眼的。伍子胥也是一眼就看中了太湖,认为这是战略要湖。

于是他便想办法把吴国的都城迁徙到太湖东边,当时吴国都城在梅里,据专家考察,梅里也就是现在的无锡市梅里村。

而伍子胥想要去的地方,是太湖更东边。因为他认为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是个非常好的战略要地。

一来可以用湖泊和丘陵作为屏障,二来可以为筑城提供大量石料,不需要耗费人工去远处搬运。三来这地方是鱼米之乡,非常适合统治。

因此伍子胥便在这里开始筑城,所造之城便是古苏州城,也就是姑苏城。这座城外城周长47里地,内城周长10里地。

这座城建起来以后,便成为了吴国新的都城。兴建姑苏城,便是伍子胥对古苏州城最大的贡献。

二、修筑水利设施。

伍子胥不光是个建城高手,城市建设起来了,如果不搞好水利设施,那也没什么用。那个时候带的人最害怕水患,尤其是靠着太湖边,一旦涨水压根没法收拾。

为此伍子胥又想了个办法,他开凿了胥溪和胥浦。不仅避免了姑苏城会遭遇水患,又方便了吴地到其他国家的贸易。

其中胥溪其实就是邗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全长100里,从扬州到射阳、淮安。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就是在江苏省内开凿了一条运河。

这条运河开凿以后,使得吴国的贸易畅通无阻,从姑苏前往淮安,就不需要再绕路了。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胥浦这个说法就比较多了,其中跟伍子胥有关系的,就是从姑苏城通向杭州湾的一条路,遗址在上海金山区境内。 胥浦显然就是为了方便姑苏城泄洪用的,所以非常有利于姑苏城内的百姓。

三、伍子胥的功绩,流传了几千年。

别看什么夫差、勾践多牛掰,其实他们跟伍子胥比起来,对后世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夫差和勾践,除了打打杀杀,还能做些什么呢?

基础建设,还真的要看伍子胥。伍子胥当初投奔阖闾,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结果大仇得报以后,伍子胥继续在吴国担任相国。

可是阖闾被勾践给杀了,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对伍子胥的态度就轻蔑多了。此后更是一直不肯听伍子胥的话,伍子胥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自尽。

你以为他的故事结束了吗?远远没有。伍子胥临死前,让人在他死后把他的双眼悬挂在姑苏城的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踏平吴国。

结果果然是这样,勾践卧薪尝胆,回家以后励精图治,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一举荡平了吴国。那么这个时候伍子胥的故事总该结束了吧?

其实还是没有,勾践时期的都城在琅琊,可是到了越王翳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越王翳得知田氏代齐以后,非常愤怒,便发兵北上,打算攻打齐国。结果跟齐国结了梁子。

这个时候越王翳其实已经是在苦撑了,齐国和楚国,都对越国的都城琅琊很感兴趣。 又加上当初灭吴以后,吴国那些在姑苏的贵族们不服气。综合考虑之下,越王翳最终选择迁都于吴,也就是姑苏。

而吴越多年的经营以后,姑苏已经发展成为了吴越地区非常重要的一座古城。它和琅琊、会稽成为了越国最重要的三座城池之一。

直到今天,伍子胥的影响依旧没有结束。他选的这块风水宝地,依旧还是如此美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所提到的苏州,最早便是伍子胥开发出来的。

总结:伍子胥可以称之为苏州城之父。

如果没有伍子胥的那次迁都建城,那么谁会想到开发姑苏这个地方呢?我看很难,因为吴国当初有梅里,而越国当初有会稽。

所以说谁也不会无端在一块空地上,花大代价建造一座城。因此是伍子胥给了苏州城生命,现如今苏州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晓得伍子胥那双眼睛看到没有。

参考资料:《史记》

建筑苏州城就是伍子胥最大功劳。可以说伍子胥就是苏州古城之父,没有伍子胥就没有苏州城。当年,伍子胥从无锡的阖闾古城率领人马,不辞辛劳来到吴中之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姑苏古城。

伍子胥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胥溪”、“胥浦”的开掘和疏通,既避免了吴中地区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他率众开挖了 历史 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

胥江的出现,既避免了吴地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对当地百姓的生计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旧时的胥门外有座两端建有桥楼的万年桥,桥下又是水运码头,因交通发达,商贾云集,集市颇为兴旺。逢年过节,张灯结彩,熙熙攘攘,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过去苏州人出行以水上交通为主,前往洞庭东、西山、上海、杭州等地,一般都在胥门乘船。

谁知道伍子胥的真实经历?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人。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监利县(现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伍场村附近)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名贤祠”,1988年秋,中国大书法家启功先生以“古贤至德尊三让,吴苑雄涛溯伍胥”的对联书赠苏州,苏州为纪念伍子胥的功绩,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址(现苏州规划展示馆)前树立了雕像和纪念园。

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格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其父、兄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在伍子胥入吴之前,跟随楚国太子建到齐国。后又到郑国。太子建和晋国君王私通。要做晋国攻打郑国的内应,伍子胥劝说建,郑国以忠义对待他们,他们怎么能背叛郑国呢?但是太子建说他已和晋国说好了。就不听伍子胥的劝说,后来被郑国知道后,郑国国君就把太子建杀了。伍子胥就逃亡到吴国去。在他还没到吴国时。出了郑国都城之后,出了昭关之后还有一条河隔着。伍子胥看见没有船,内心非常焦急,突然走出一条渔船。渡了伍子胥,下船之后,伍子胥怕他说出去,就对渔翁说不要把事情说出去。渔翁非常伤心,他想他诚心渡伍子胥,但伍子胥还怀疑他,他非常敬重伍子胥,也没有抱怨他,渔翁就把船划到江中心自沉了,以绝伍子胥的疑心。伍子胥看到后大哭,说是他害了渔翁。但有的书上说渔翁没死。后来伍子胥要灭郑国为太子建报仇,渔翁的儿子就唱了一首歌。就是老渔翁对伍子胥唱的,伍子胥想起他的恩人在郑国就班师回去了。这是后话。

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用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此后数年间,吴军连年扰楚,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吴的 伍子胥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十四年,与孙武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今湖北荆州荆州城北三十公里纪南城),终成破楚之功(见柏举之战)。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在楚未能安抚民心,激起楚国上下反对,致使吴军难以立足。(伍子胥到楚国后,听说楚平王已死,就把楚平王的坟墓撬开,用钢鞭鞭尸三百,楚国人民看到吴国人如此复仇心强,全国百姓大惧)。“伍子胥于吴国为忠臣,于祖国——楚却是罪人。对于伍子胥为复一己之仇,劝吴攻楚,使祖国(楚国)无数生灵毁于被动战争,诗人陈志岁颇有微词,其诗《申胥》:‘知否申胥本楚人,引吴攻楚有私因。可怜祖国好儿女,半作伍家偿命身。’”(陈祗时《载敬堂集》)阖闾死前并托伍氏辅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称相国公。后继事吴王夫差。二十六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几于亡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

越。夫差不纳,坐视越国自大。 伍子胥坐像三十六年,及见夫差欲率大军攻齐,越王勾践率众朝贺,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伯嚭本来也是楚国人。在伍子胥来吴国之后伯嚭才到吴国,当时有个相面的人就说伯嚭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只会拍马屁。让伍子胥提防他一点,但伍子胥想他和伯嚭来自同一个楚国,而且和楚国都有深仇大恨。最后由于勾践送给伯嚭大量财务和美女,伯嚭就在夫差面前进谗言。说伍子胥把儿子送到齐国就是背叛吴国。夫差用属娄剑赐伍子胥死。伍子胥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应其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著作。从春秋时期的战争中透露出来的历史亮点:吴国在吴国历代君王和名臣(如:伍子胥)等人不断努力下,组建出来的“混合舰队”,可称中国海军鼻祖而当之无愧!

当时的船只分类是:大中小三翼(战船)、其中大翼船长20米,宽达2.7米,突冒(撞击船)、桥船(为骑兵搭船用)、还有楼船是指挥舰船,分工已经初具规模。而不是像不少铁血网友所说那样,只是以平底小船为主。

后人为伍子胥“鞭尸三百”说正名 伍子胥一生出将入相,成就了一个国家,两代君王。太史公司马迁于《史记》中为其立传。可是,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除了广为流传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等经典故事外,就是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的不忠不义的话柄。但历史上,又对伍子胥鞭尸三百的说法存在争议。

一、鞭尸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二、鞭坟说。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谷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挞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

三、否定说。近代也有人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其主要理由是:《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而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室,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却只字未提。 伍子胥伍场村小学校长伍修荣说:“伍子胥鞭尸三百的说法,那是对伍子胥的污蔑。”

柳如梅老人,今年76岁,监利县文化馆退休职工。柳如梅老人研究伍子胥已经有近40年了,著有《伍子胥民间故事集》。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孙子兵法》栏目组采访时称,伍子胥是监利人没有任何争议。尽管他仇恨楚平王,但一个聪明的伍子胥雄才伟略,是不可能去鞭尸三百的。

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罗运环认为,鞭尸的说法可能性不大。从时间上,鞭尸的说法要晚,而且文字简略,都是一些传闻。明末顾炎武和清代学者梁玉绳也非常反对伍子胥鞭尸这一说法。梁玉绳认为,伍子胥挖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那么在位的楚昭王也可以挖伍子胥的祖坟。当时的伍子胥是不能不想到这点的。

家谱

伍场小学的前身就是伍子胥祠堂

初夏的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伍场村,寂寂无闻地深藏在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腹地。伍姓的村民称,伍子胥出生在此。据考,公元前613年10月,在楚大夫“参”的辅佐下,楚庄王共兼并小国26个,一举称霸。庄王为答谢“参”,将楚国境内的伍地赐给“参”为食邑。从此“参”以伍为姓,取名为伍参。后生子伍奢,即伍子胥的父亲,伍地就在如今的伍场村附近。

关于伍子胥是哪里人,曾有说法是湖南人和襄樊谷城人。监利“的士”司机王金平听到我们的议论,冷笑一声说:“笑话,伍子胥是监利人还要争论,监利人世世代代都能讲出一箩筐伍子胥的故事呢!”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罗运环也反对伍子胥不是监利人的说法,他说:“伍子胥不可能是湖南人,只在襄樊谷城驻守过,应该是监利人。”

5月,伍场村的麦地一片金黄。在一片麦地的中间,一条羊肠小道被当地人世代叫做“跑马界”,跑马界的尽头有个地方名叫“打鼓台”,另一头有一个池塘,叫“斩龙渊”。从当地的民间传说中可探询到这些地名皆因伍子胥青年时期在家乡操练士兵、斩杀湖里的水怪而得名。

伍修荣,今年50岁,是伍场村的小学校长。“这里原先就是伍子胥的祠堂。可惜,在1963年,有人一把火把祠堂给烧掉了。”他指着伍场小学说。

伍衡章,今年73岁,“章”字辈,是伍姓家族的最年长的老人。伍衡章老人告诉我们,打他有记忆起,爷爷就讲述了祖先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故事。“当年,那里有一座伍子胥的祠堂。”伍衡章老人站在伍场小学后面,比划着当年伍子胥祠堂的方位,在他记忆中,伍氏祠堂是一座三间平房,高大的伍子胥金身像矗立在中间堂屋内,接受附近伍姓后人的祭拜,香火非常旺盛。

在伍修荣家的阁楼里。记者见到了一块损坏的砖雕龙头。伍修荣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在伍子胥祠堂的旧址上,这块砖雕龙头被挖了出来,老人们认出了砖雕龙头的来历,这是祠堂屋顶上的装饰。随后,伍修荣便将这块砖雕龙头当作宝贝似的保存了下来。

伍子胥的故事?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辅佐两代吴王,并帮助吴王夫差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就这样一位忠贞之臣最后却被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出其尸骨进行鞭尸的事情。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伍子胥是一个有仇必报,凶狠毒辣的人,这样的人在乱世之中是很容易建功立业的,所以后来的伍子胥帮助吴王建立了不世之功。

伍子胥在逃出楚昭关的时候,得到一个撑船老者的帮助,才渡过大河。伍子胥为了报答老者的恩情,解下腰上的七星龙渊宝剑,要送给那个老头。

那个老头接过宝剑之后,仰天长叹道:“我救你并不是因为钱财,只是因为你们伍家世代忠良,现在既然你怀疑我是为财而来,那我只好以此剑自刎以证清高。”老者随后自刎而死,也有人说这个老人并没有自刎而死,之所以会有这个传说流传出来是因为百姓之间的以讹传讹导致的。

伍子胥在逃离楚国的途中,饥肠辘辘,一个姑娘可怜他给了他一点食物,伍子胥为了人身安全,要求姑娘对他的行为进行保密。那个姑娘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于是抱着石头跳进了旁边的河里。后来,伍子胥发达了之后,曾派人去寻找姑娘的家人,寻找无果之后,伍子胥只好将千金报恩之金投入姑娘所死的河中。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国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规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东躲 *** ,好不容易逃到楚国的边境昭关边。

出了昭关就是一条直通吴国的大河,但是昭关的镇守者是楚国著名大将,而且由于是边境重关,戒备非常的森严。伍子胥只好和太子躲进旁边的山林之内,恰巧碰到了传说中的扁鹊的弟子东皋公。

东皋公认出了被通缉的伍子胥,但是他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不但没有向官府举报,还非常热情的招待伍子胥他们,东皋公还向伍子胥保证会帮助他们通过昭关的。

可是,一连七天过去了,东皋公丝毫不提过关的事情,伍子胥心中非常的焦急,急切的问东皋公说:“父兄大仇不能得报,我被困在此地实在是度日如年,您想到了什么妙计来帮我?”。东皋公回答说:“办法我已经有了,现在就差一个重要的人物了,他马上就来了,你安心等待即可”。

伍子胥听到此话,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东皋公,毕竟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情,他也不是太了解东皋公这个人。晚上就寝的时候,伍子胥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在纠结著到底该怎样做。如果自己离开东皋公,独自一人想办法出关,这和送死没区别,如果在这边继续等的话,又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心中焦急万分的伍子胥一夜未睡。

第二天早上,东皋公看到伍子胥,非常的惊讶的说:“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伍子胥拿过铜镜一看,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雪白如雪,而旁边的东皋公却拍手称好,连声说“这是上天的安排啊!”

原来,东皋公找到一个和伍子胥长的非常相像的朋友,准备让他装扮伍子胥,然后让伍子胥和太子装做那个人的仆人,当官兵捉拿他的朋友的时候,白发的伍子胥和太子可以乘机出关。事后,士兵发现抓错人了,也不会想到伍子胥已经逃出关外去了。

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伍子胥逃出了昭关,最后来到了吴国,帮助吴王破灭大楚,得报父兄之仇。

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生于公元前559年,死于公元前484年,活了75年,本名伍员,又名伍子胥。今湖北监利县人,也有人说是安徽全椒县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曾任吴国大夫。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他的家族在楚国也是一个大家族,父亲伍奢曾在楚平王时期任太傅一职,后来被奸人陷害,伍奢和伍子胥的兄长伍尚一同被杀。伍子胥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逃出了楚国,背井离乡的伍子胥听闻吴王阖闾正在招贤纳士,就去投奔吴王。伍子胥很快就受到阖闾的重用,伍子胥在吴国期间主持修建了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城。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一同破入楚国都城,伍子胥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愤怒的伍子胥对着楚平王的尸体实行鞭尸,用皮鞭打了三百下才罢休。吴王重用伍子胥和孙武军事大家,才能破大楚,败强齐,夫差成为春秋一霸。

后来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越来越差,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数次进谏,没有杀死勾践,后来吴王夫差和伍子胥又在攻齐还是灭越的问题起了争执,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坚持先攻打国力强大的齐国。

最后,夫差又听信谗言,误认为伍子胥暗中投靠了齐国,夫差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宝剑,让其自杀。伍子胥在自杀前曾对下人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双眼挖下放在国都的大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果然,九年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率领三千越甲偷袭吴国国都,吴国被灭。

菇苏城是谁主持修建的?此称最早叫什么名字?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10世纪前后,在苏州一带逐渐形成了一个隶属周王朝的的自命为“句吴”的诸侯国,即吴国,故苏州至尽仍称“吴”。都城位于今无锡境内梅里,距今苏州市区不远。公元前560年,诸樊为吴王,把都城迁到了苏州,苏州开始成为这一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楚国叛将伍子胥建阖闾城,春秋时期是吴国的都城,因城西南有姑苏山得名,故苏州又称姑苏城。一般都认为姑苏城是伍子胥主持修建的。

发表评论